顾壹心,字无崖、不二、方寸,号普生、崇启真人,碧石斋主;自称是书法“票友”,其书法以草书和隶书见长,为许多机构和个人收藏。 团结、勤奋、诚信、远虑,悲天悯人、匡扶正义。——余撰《田湾题旨》文之精髓,顾不二壹心书于甲午梅月。 大江东去逝水年,弹指八旬喜开颜。亲朋好友齐把盏,欢声笑语情绵绵。追忆往昔看今天,党恩沐浴沁心田。三尺讲台勤耕耘,桃李芬芳在人间。退居寓公心也甜,结发老伴人称贤。更有儿孙多孝道,兄弟姐妹皆友善。知足常乐身心健,善食乐动是关键。莫虑前程有几何,心态平衡勇向前。一一孙先生秀峰八十抒怀,甲午年荷月初四,普生壹心于碧石斋书贺寿辰。 普渡众生——甲午之春于碧石斋,为明淑居士。佛慈悲为怀,引众人脱离苦海,到达彼岸。无崖,顾壹心书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?——百岁翁、著名文化人鲁勒,曾以“顾一心大律师写照”为题书右录李白之诗句赠余,甚愧,复书之自勉。崇启真人,壹心。 倾城倾国——汉人李延年有诗赞美其妹曰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。一顾倾人城, 再顾倾人国。宁不知倾城与倾国?佳人难再得”!甲午之春,壹心。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,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。智德兼隆。 ——蒋介石评胡适,甲午春月,壹心书于古海州。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——甲午之春,一心书。 铁肩担道义,辣手著文章。——杨继盛联,顾壹心书于甲午梅月。 横眉冷对千夫子,俯首更为孺子牛。——鲁迅诗句,甲午壹心。 寿——《中庸》云:“大德必得其寿”。《庄子》又云:“寿者,期之远耳”。甲午春,壹心。 静——清帝师翁同龢有联云:“每临大事有静气,不信今时无古贤”。癸巳岁末。 无喜足精进——佛经《瑜伽师地论》云,与众袍泽共勉,癸巳暮冬,壹心书 庭有馀香,谢草郑兰燕桂树;家无别况,唐诗晋字汉文章。 ——顾添横批曰:“满宅斯文”;清人钱楷自联,癸巳壹心窃书 。
清代楹联大师梁章钜《楹联丛话》自序中说:“楹联之兴,肇于五代之桃符。”一般认为,后蜀国王孟昶所作 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,是我国最早的春联。至于把对联用到楹柱上,则是从宋人开始的。北宋宣和年间,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“山静似太古,日长如小年”用来作门联,这是日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。 明、清两代,古代对联进入全盛时期。今天我们见到的古代名胜楹联,大多是明、清人(主要是清人)的作品。明、清之际,对联高手如云,佳作迭出。作者有帝王天子、名公大儒,也不乏布衣寒士、儿童村妇。到了清代,对联这一文体已趋成熟。 在琳琅满目的清代楹联中,有一幅楹联流传甚广,这就是乾隆进士钱楷的自题联:
庭有馀香,谢草郑兰燕桂树; 家无别况,唐诗晋字汉文章。
该联被录入《历代名人楹联墨迹》和《中华对联大典》等书。清代著名篆刻家林皋曾将下联镌刻成印;后世许多大院人家、书香门第的堂柱门楹上多有悬挂。虚荣之辈虽有清高自负、炫耀门庭之嫌,但并非一概是附庸风雅。有时家里挂上这幅对联,也能体现主人的兴趣、品味与雅致。 上联用典比较深奥。谢草:语出南朝宋谢灵运《登池上楼》诗:“池塘生春草,园柳变鸣禽。”“池塘生春草”五字人谓新奇,有神功。金元好问《论诗三十首》之二十九有:“池塘春草谢家春,万古千秋五字新。”郑兰:春秋时郑文公之妾燕姞(ji)梦见天使授己兰花,后生穆公。见《左传•宣公》三年。后以郑女花指兰花。清吴伟业《题孙铭常画兰》诗:“谢家树好临芳砌,郑女花堪照洞房。”燕:燕山。今北京一带。桂树:化自窦燕山教子之典。宋代窦禹钧,幽州人。因地属燕,故号燕山。其五子仪、俨、侃、偁、僖皆相续登科(俗有“五子登科”之说),后皆为名臣巨卿。这句中的“草”、“兰”、“桂”花木名,均照应“庭有余香”一句。形容家道昌盛。 上联的“燕桂树”,也作“窦桂树”。因此,“榭草郑兰窦桂树”的用典,有人认为是指金陵名人谢荪绘的花草、江南名家郑板桥画的兰花、诸城才子窦光鼐绘的桂花树。 下联容易理解。别况:别种情形。唐杜荀鹤《赠秋浦张明府》诗:“他日亲知问官况,但教吟取杜家诗。”唐诗:唐代的诗歌。晋字:晋代的书法。汉文章:指汉代的文赋。三者均反映了那个时期文学艺术的成就。联语言事用典,即事抒怀,表现出“文章华国,诗礼传家”的情感。 钱楷(1760—1812),字裴山,清浙江嘉兴人。乾隆进士。官至安徽巡抚。著有《绿天书屋存草》。 永在嘉林——《史记》云:“嘉林者,兽无虎狼,鸟无鸱枭,草无毒螫,野火不及,斧斤不至,是为嘉林”。韩愈《送区册序》又云:“与之翳嘉林,坐石矶,投竿而渔,陶然以乐,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”。梅尧臣《送刘继邺秀才归当涂》:“鵷雏始出巢,欲矜五色羽。乃见郡鸱盘,壤中将有取。梧桐与竹实,安得在平土。所趣固已殊,而何不远举。幸失网罗目,宜还兰蕙圃。故乡有嘉林,其下可以处。会侍朝阳鸣,贺夔成律吕”。甲午之春,壹心书于古海州。
|
连云港市律师网-连云港市律师协会官方门户网站 网站制作电话:15651499116 ( 苏ICP备11048900号-1 )
GMT+8, 2021-1-27 12:19 , Processed in 1.077045 second(s), 12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1.5
© 2001-2010 Comsenz Inc.